走进职场—就业明星返校记(一)顺利举行——杨震
2018-10-17   审核人:   (点击:)

1012日晚7点,由招生就业处主办的第一期“走进职场—就业明星返校记”讲座于工学馆119顺利举行,我校2017届就业明星、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生,现阿里巴巴集团高德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杨震学长担任主讲嘉宾,与讲座现场百余位学生展开经验分享。招生就业处职业发展办公室主任魏静静老师出席本次活动。

什么是产品经理?

杨震学长以一个产品迭代流程为例来说明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。产品经理的任务是要基于对用户潜在诉求的理解与挖掘,并结合市场情况,发起一次需求迭代,并将想法初步落地为产品需求文档。在这个过程中,产品经理要与UED(用户体验设计)同事沟通交互等体验问题后,进一步完善需求;接着同研发同事交流,评估产品在技术层面的可行性,并根据技术同事的建议做产品方案调整;然后,基于开发完成的产品,把产品方案交给测试同事进行测试验收;待测试通过后,还要再同运营同事沟通,为产品的推广做准备;同时,产品还需要同项目同事一起控制项目节奏及争取项目资源。

由以上就不难看出产品经理其实是整个业务团队的虚线负责人(无授权管理),负责串联团队,也把控着产品的方向与发布节奏。

随后,杨震学长介绍了产品从宝洁公司起源,到目前平台型产品、业务型产品等细分品类的发展历史。接着介绍了主流产品经理成长体系,比如在阿里内部,P5级的关键词是执行(应届生入职对应的等级),P6级的关键词是独当一面,P7级的关键词是专业,P8级的关键词是搭台子,即具备搭舞台让下面同事唱戏的能力,P9级的关键词是行业前瞻,在这个层面,已经进入登山的空气稀薄地带,不夸张的说,所迈出的每一步,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人类文明向前探索的一步。

 

如何入门产品经理?

首先,他指出在做职业选择时,需要反复问自己3个问题:你想要什么、你有什么、我可以放弃什么,当真正回答出自己这3个问题后,也就有了相对清晰的职业方向与目标,问题的可解答性才会大大提高。

做一个产品经理,需要哪些品质?

他从抽象和具象两个方面展开论述。关于抽象方面,第一,主人翁意识,即主动承担;第二,逻辑判断,做产品设计时能够清晰地构思整个产品的逻辑链;第三,规划力,基于业务专业性,制定清晰的大目标,并一层层拆解至能够量化考核层面;第四,执行力,但并非盲动,要三思而行。关于具象方面,有原型交互图、流程图、脑图、需求文档等硬件要求,杨震指出,工具仅仅是承载思想的,不要在产品方向都没有想清楚时就沉溺于画原型图的成就感之中(因为后者给人的反馈快更及时),要分清主次。在产品学习阶段,他建议先学习一套完整的课程(免费的即可),建立起知识框架,再通过各种渠道的散点输入充实各部分内容,避免刚开始就限制在单点细节上。

产品新人要如何快速成长?

杨震认为结合个人工作经历,机遇的重要度要大于努力,但努力的可控度要大于机遇。我们无法控制机会什么时间到来,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当机遇降临的时候,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是自己。越努力越幸运。

杨震指出,阿里考核新人有三点:心力、脑力、体力,他所理解的心力是面对起起落落时的皮实心态,他以个人为例,平日被领导训的最多,但几乎不会因此受到负面情绪的干扰,而是第一时间与上级沟通,寻找问题的根源,因为清楚自己的核心诉求是成长,犯错既是成长的代价,也是成长的机会;脑力,做正确的事,正确的做事,要对工作有所决策与规划,具体做事要有原则、步骤;体力,执行力,同时也要注意锻炼,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。

讲解结束后,讲座进入现场问答环节,杨震学长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展开具体解答。

问题一 跨界去做产品可以吗?

专业对口会有一定优势,但绝构不成壁垒。

问题二 产品和研发的关系是不是特别紧张?

只是网上的段子,事实并不是那样。从工作层面来说,所有人是一个价值共同体。从生活层面来说,大家都是年龄相似或背景相似的人,会有很多共同语言,经常会组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。

问题三 找工作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?

首先要想明白三点:你要什么、你有什么、你可以放弃什么,这些决定了你要去选择什么,然后慢慢观察、体验并筛选。目标确定后,就要尽早做准备。如果企业像一把锁,我们自己就是一把钥匙,合适,就能打开企业大门,不合适,就只能被拒之门外,主动权很大程度在于企业,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把自己打磨成符合企业这把锁的钥匙。如果想把主动权转移到自己身上,就要把上述开锁的过程尽可能提前,这样你已经知道锁芯的模样(岗位要求),就可以用剩下的时间精心打磨手中的这把钥匙。

问题四 作为大一大二的学生需要准备些什么?

大一大二的时候,如果不明确未来想做什么,那就多尝试与参与,只有接触的更多,你才能比较出哪些是喜欢的,哪些是不喜欢的。然后再基于感兴趣的,拆分哪些是可以作为职业的,哪些仅仅是作为兴趣。一般来说,会有一个先发散、后收敛的过程。

问题五 在确定了目标之后,该如何平衡日常学习与目标之间的关系?

1.就个人经历而言,仅平衡专业课学习与就业目标还是一件相对不是很困难的事情,精力应该是够的。

2.主动寻找一些结合点,例如我自己大四的时候,实习后发现工作中需要补齐统计算法这块的知识,而当时自己要做机械专业的毕业设计,最后找到两者的一个契合点——毕业论文《基于机器学习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》,既把专业论文完成了,也在这个过程中补上了自己算法的短板。

问题六 如何进行从事行业的选择?

因为能力圈,无法说互联网就是就业最佳行业,但基本可以说互联网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择业选择。因为这个行业年轻,朝气有活力。但具体因人而异,需要大家自己多加体验与思考。

问题七 在产品和运营中各需要表现什么能力?

这个问题我不太好回答,因为有些泛,为了提高这个问题的解答性,建议把问题想的更聚焦一些。比如,天猫负责商铺推广的运营和支付宝的产品有什么能力区别,这个问题就好回答太多了。所以,还是上面说的点,让自己的求职目标更具象些。

问题八 如果准备考研,那么招聘会是不是不需要考虑?

建议确定目标后专心应对一件大目标,因为当两个目标的实现路径差异很大的时候,最后很可能因为精力分散造成鸡飞蛋打。

 

上一条:走进职场—就业明星返校记(二)顺利举行——薛宬
下一条:公务员报考、就业能力提升等职业发展系列活动顺利举行
关闭窗口